更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动态

资讯:“搭子”社交,年轻人快餐式情感解药?

发布时间:2023-05-18 13:26:32 来源:观察网

“xx新开了家店,下午一起去吃饭啊!”

“2024考研,求一个学习搭子!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摸鱼搭子离职了,我比失恋还痛苦!”

这样的对话,每天都出现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,它们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交方式——“搭子”

“搭子”走红网络?

小印发现,“搭子”一词火了好一阵子,相关话题已经在抖音、微博、小红书收获了上亿次点击量。

在社交软件中输入“搭子”一词,出现的可能是下面这番景象:

吃饭搭子、摸鱼搭子、旅游搭子、李佳琦搭子、厕所搭子、鬼片搭子……

这种有目的性的新型社交方式成为了年轻人寻找搭子的基础,也催生了搭子文化圈。

所谓的“搭子文化”,是指将个人的需求和爱好分类,分别结交不同的朋友,以达到更加准确、高效的目的。

比如,考研党找考研搭子,timi党找游戏搭子,即使是某一些“不良爱好”,类似抽烟喝酒打麻将,只要你想,也能找搭子。

梁山有108位好汉,当代人有108个搭子……类型多到连产品经理来了都得直呼眼花缭乱的程度。

有人说,年轻人没有搭子,就好比西方没有耶路撒冷。

偶然打开小红书里求搭子的帖子,好像走进了公园相亲角。

其实,“搭子”一词并不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,它原本是上海方言。

2007年出版的《上海话大词典》对“搭子”的解释是:“一起打牌的人,引申为合伙者”。

也就是说:“搭子”是因某一共同兴趣爱好或共同需求而结合成的社交关系,规律性地结伴进行一些活动。

这种将垂直兴趣和轻松交友结合起来的模式早已有之,若干年前的流行词“驴友”、“跑友”在某种程度上,也算是搭子里的一种。

相对于朋友和同事的功能而言,搭子更偏向某一个范围,主打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。

比如,“学习搭子”往往出现在考研考公等各种考试中;“游戏搭子”则出现在王者荣耀、原神、英雄联盟等各种游戏里……

在需要时出现,在不需要时沉默,每一类搭子只出现在特定的情境里,一般不会产生交集。

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搭子?

许多年轻人给出的答案是:趣味相投,容易相处

这种以共同兴趣为基础和陌生人建立的社交方式,本质是为了相互温暖和陪伴。

和选择朋友的标准不同,搭子只承载着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,而对朋友则会倾诉更多有关情绪和生活的琐碎内容。

当年轻人高呼“朋友不好找”时,搭子便以“浅于朋友,重于同事”的人际定位迅速占据年轻人的交友市场。

在“搭子”这种社交方式中,我们无需过多关注对方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为人,也不需刻意寻找话题,更不用担心长时间不联系会让关系生疏。

搭子之间彼此需要,又彼此独立,相互“利用”,又互不拖欠,保持着恰当的社交距离,毫无面子纠结和心理负担,主打一个愉快社交。

就像是一场热恋,短暂却充满激情和美好,而结束时却无声无息。

当代年轻人为何爱找“搭子”?

如果要讨论搭子的核心意义,陪伴一定是最重要的。

看电影、吃饭、打麻将……曾经那些我们印象中应该和朋友、爱人、家人来一起来完成的活动,现在好像全部由搭子代替了。

搭子的出现,也有许多内在原因。

面对工作和学业的种种压力,这一代年轻人的社交时间不可避免地被压缩,孤独、迷茫、疲惫仿佛是他们普遍所有的情绪。

企图将自己情绪诉诸于网络社交软件的年轻人,面对精确的算法和数据量爆炸的信息茧房,实在难以筛选出与自己在各方面都契合和投缘的朋友。

年轻人需要在生活中找搭子,除了需要排解孤独,最核心的原因是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期待值正在逐渐下降。

只要我们内心还在不断期待着“完美关系”的出现,要外貌、要性格、要情绪价值、要经济付出,就会在想象和现实之间反复抉择和内耗。

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友情是成本很高的事情,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、感情、金钱……

年轻人疲于应付这种亲密关系,却打心底里有陪伴的情感需求,只能转向搭子这种更为轻松的浅社交关系,缩减了维持一般朋友关系所需要付出的基础成本。

人们因相同的爱好聚在一起,但一项兴趣活动结束时,就各奔东西,并不介入到彼此的私人生活中去。

摆脱了建立亲密关系过程中的反复试探,搭子构成了一种门槛很低又不失温度的实用性情谊。

彼此以一种毫不过问的方式,维护着人与人之间逐渐模糊的边界感,让这样的关系变得松弛、可控,没有压力。

搭子既填补了年轻人的时间空白,消遣了孤独,又无需承担对彼此的责任。

一个好的摸鱼搭子,能够做到在上班时间即时回复,在下班后默契地消失;

一个好的饭搭子,能够在吃饭过程中谈天说地,在生活中沉寂。

与长久关系带来的凝重与束缚不同, 搭子之间互不干涉,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。

即使只是停留在搭子的相处模式,也不会给双方带来什么情绪负作用,还能收获一段温暖的陪伴。

另外,90后,00后的新一代年轻人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,他们对自身感受和权利做出权衡之后,对影响和困扰自己的因素不再忍受。

基于熟人关系的功利性社交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。

合则来,不合则散,不费力,不讨好,不愿意在一段关系里委屈自己是这一代年轻人的处事方式。

朋友不合适,或许还要内耗与挣扎,承受“三观不合,被迫分开”的百般痛苦。

而搭子不合适,重新找一个就行,只要游戏还能玩到一起,饭还能吃到一起。

一旦降低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期待,就会发现:搭子,真香!

然而,搭子的存在并不妨碍人们寻求真正的亲密关系。

因为它填补了陌生人和知己好友中间层次的空白,当搭子彼此都对这段关系感到舒适时,它也可能升级转化为其他的亲密关系,成为真正的朋友甚至爱人。

此外,年轻人中还存在“小众文化部落”现象,各类亚文化将不同人群分离起来。

随着汉服、潮玩、剧本杀等小众潮流的频频出圈,年轻人在寻求搭子时,并不止于消遣孤独,更在于打开小众文化的圈层,形成一种默契的身份认同。

朋友或许对你小众独特的兴趣不感冒,而拥有相似爱好的搭子一定是陪你参与活动的不二人选。

当然,并非所有年轻人都有强烈需要陪伴的情感需求。

有时候由于环境和客观条件的限制,我们不得不寻找搭子。

一个人学习,一个人吃饭,一个人旅游……有时候一个人很难做好这些事情,所以主动找搭子一起会更加合适和合理。

搭子文化来自年轻人的情绪?

搭子不只是年轻人对抗孤独感的勇敢尝试,也是他们适应“原子化社会”的进一步转变。

齐美尔在《大都市与精神生活》中预见了原子化社会的概念——

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像一个个独立的原子, 在某一个核心中抱团,但对团外的人们疏离与冷漠。

随着社会发展进入现代化,社会原子化是不可逆的趋势,原有的社交关系不断被打破,年轻人的生活圈层在时刻发生着变化。

相比父辈拥有相对固定的生活和人际关系,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流动性更大,导致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圈层是不稳定的。

“阶段性的友情”成为一种不能回避的社交状态。

打工人抱怨身边同事变化快,大学生吐槽难找到生活状态相似的朋友,连被吹了很多年的“高中的朋友是人一生中最真挚和亲密的朋友”,也因为网课导致一学期下来谁也不认识谁……

就像电影《山河故人》中所说“每个人都只能陪你一段路。”

面对动荡的生活圈层,年轻人结交搭子,实质上是想要通过构建一条条纽带,在茫然漂泊的旅途中寻找归属感。

社会的变化,也改变了友情的定义。

不同于父辈,在如今的年轻人眼里,友情的神圣和良善属性被削弱,交朋友反而更倾向于实用性。

大家会计算社交成本、考虑值不值得,要求建立关系基础是互惠互利,所以更多地会选择更有效率的轻社交。

搭子的存在拓展了友谊的形式,让人们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姿态开启一段相互陪伴的关系。

这反而是当代年轻人所独有的情感成熟的标志,去掉牵绊与纠葛,来保持完整的自我。

无论城市如何发展,个人主义如何兴起,人们对边界的意识变得多么敏感,都无法改变人作为社会性动物的本质。

很多时候,我们需要别人,也同样被人需要。

所以,小印在这里真情发问:

有人做我的饭搭子吗?

上一篇:天津海河英才计划大专可以落户吗?

下一篇:最后一页